以来就与罪恶相连,上帝用六天的时间创造了光明、黑暗、天地、日月、群星、生命,在第六天按照自已的模样创造了人,并且把人置于自已所造物之首,第七天上帝休息下来,停止了创世工作,自此以后礼拜日就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的休息日。人类被创造以后,人类的始祖是亚当,他与上帝及亿万生灵共同生活在伊甸园里面,但是亚当仍感到不快乐,因为所有生物都有同伴,唯独他是孤单的一个人,于是耶和华从亚当的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创造出了夏娃。从此以后,亚当和夏娃手拉着手在伊甸园里面漫游,共同探究着他们的家园,最后在蛇的蛊惑下偷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禁果,具备了分辩善恶以及羞耻的能力,他们为以前的赤身踝体为耻,便用树叶为自已遮体,耶和华发现他们违背了诺言,于是将他们赶出伊甸园,从此人类流落尘世,勤勉为生,繁衍后代。
“莫非你也读过《圣经》?”没有正面回答,姜媛反问。
李羽申点了点头,说里面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倘若心里没有深沉的宁静,人将会被紧张、不安、病痛所吞噬,诗歌、夕阳、月光以及沙滩上此起彼伏的波浪,这些都可以作为医治心灵的镇静剂,但却久缺浸透心灵的力量,真正能够让心灵得到医治的“静”,必须要达到内心深处的沉淀,反复阅读《圣经》可以让心神变得安详,对善念心存感恩,从而做到善行善为,其中,最让他疑惑的问题是,世界上真的有耶稣这个人吗?
关于这个问题,李羽申曾刻意在网上查了一下,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尽相同,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分别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关于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历史上真实存在,唯独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人们对他的历史真实存在,有着巨大的争议,有人说,救世主耶稣不是神明,而是一位普通的凡人,家住巴勒斯坦北部伯利恒的拿撒勒小镇上,在家中排行老大,底下还有三个弟妹,因家境贫寒自幼未能受到正规教育,父母是虔诚的犹太教信徒,每年去耶路撒冷诵经朝拜,总会携带着耶稣一块儿前往。后来,耶稣创立基督教,率十二门徒云游四方,奔波传教于巴勒斯坦各地,试图重建繁荣的大卫王国,他的布道说教,给广大贫苦民众带来了福音,激励着他们的斗志,但却引起罗马统治者的仇视,以背叛罗马的罪名,将他钉死在耶路撒冷东郊橄榄山的十字架上。同时,有人则认为,历史上并没有耶稣这个人,他不过是人为塑造出来的救世主而已,一个没有生命的偶像,不是耶稣创建了基督教,而是基督徒臆造了神明的耶稣。关于耶稣的生平事迹,多数来源于《新约全书》,该书是基督教产生一个多世纪以后才成书的。
对此,姜媛阐述了一些她的看法,众所周知,就像佛教认为历史上有释迦牟尼这个人,基督教也认为耶酥确实存在,根据《圣经》中“马太”福音的说法,耶稣生于犹太王希律时期,而希律死于公元前四年,所以耶稣的生年不会晚于这一年,另外耶稣在三十岁左右开始传教,后被犹太罗马总督彼拉多判处钉十字架而死,彼拉多的执政时期,是从公元后二十五年到三十六年,一般认为,耶稣死于传教后不久,也就是公元三十年左右。
姜媛自称是无神论者,不信教,也不信上帝,更不相信这世上有什么神仙,可能耶稣的确真实存在过,但他一定不是上帝,只是人们把他神话了而已。但那又怎样?大多数信教徒不过是想给自己的心灵找个寄托,以至于在做了坏事之后,希望能够通过忏悔来让自己的罪孽消散一点,其实他们也不信上帝,只是没办法原谅自己以前犯下的错,所以才会想到这个方式,好让良心得到一些慰藉,有句话对她印象特别深刻,要么年轻时活的足够坦荡,要么年轻时忏悔的足够虔诚。
“许多人会在生活中把《圣经》当做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