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200米比100米的耐力更好一样。
150米。
布雷克开始发挥自己的超级速耐天赋。
历史第一后程。
博尔特在100米上的确是这样。
但是很遗憾呀。
这是200米了。
200米的历史第一后程。
他不叫尤塞恩.博尔特。
之前就不叫。
之前叫做约翰逊。
现在叫做。
布雷克。
砰砰砰砰砰。
布雷克脚下生风,他已经感觉到了博尔特的步伐开始变慢。
两个人在一起比了这么多年,在一起训练这么多年。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在一个教练的手上训练,哪有那么多可以隐藏的东西?
布雷克很清楚博尔特什么地方就会不行。
自己什么地方抓住机会就行。
这也是为什么他前面即便是大幅度落后。
整个弯都完全占不到便宜的情况下。
依然心态稳定的原因之一。
就是因为他很清楚。
前面和博尔特硬拼根本就没有胜算。
谁去硬拼都差不多。
都是炮灰。
所以他只需要在前面尽量守住,让自己的劣势不要太大。
到了150米之后再想办法就行了。
就像是现在。
尤塞恩。
现在该我表演了。
只见布雷克开始接近博尔特。
只是因为这个时候差距还比较大,再加上博尔特的掉速还没那么明显。
显得还没有那么夸张。
160米。
博尔特的步伐进一步下滑。
布雷克的步伐则继续保持稳定。
两个人此消彼长。
博尔特也知道布雷克200米的能力。
200米比的少。
让他今年200米的感觉,今目前也才刚刚调整。
虽然他认为这么多时间足够了。
而是面对在伦敦击败了自己的布雷克。
他还是并不想输掉比赛。
还是想要尽可能的试试看看。
虽然这场比赛之前。
米尔斯就问过他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
170米。
布雷克接近的速度更快了。
这个时候即便你不是专业人士,你都已经能看得出来,博尔特这里“失势了”。
整个人开始进入抵抗阶段。
只能被动抵抗了。
从来就没有什么200米的博尔特大直道时间。
只是正好博尔特横空出世跑200米的时候。
200米的大直道并没有一个强人问世。
这才显得他在200米的后程好像同样所向无敌。
所向披靡。
但其实看数据就知道。
并不是。
未来可以超他的人还不少。
所以,从这里看是布雷克给予的压力更大,博尔特只能选择……
要么就跟,要么就不跟的尴尬境地。
“两个牙买加选手进入了龙争虎斗的阶段,从弯道出来就一直在纠缠。”
“他们的水平明显超越了其余人,就不像这个时代的运动员,一路拉开,看看最后五十米。”
“布雷克开始发力了!”
“最后大直道发力。”
“去年他就是从这个地方反击,最终反杀博尔特博尔特。”
“博尔特会跟吗?”
“博尔特……”
“优势被大幅度吃掉了!!!???”
“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