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公司是曲军的自留地,将来可能非常重要,只是前段时间一直忙于巨磁阻项目,对这边管的不多。
巨磁阻课题组最近刚刚完成一个重要节点,要等一下各方面的反应,让子弹飞一会儿,趁着难得的空闲时间,正好把探微公司这边抓紧一点。
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人,尤其缺乏有能力的研究员,随身图书馆里有取之不尽的项目课题资料,随手一捞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只是因为缺乏高水平的研究员,暂时都无法变现。
普建国和吴伟长这种不入流的低端研究员,是一退再退,反复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高端的项目做不了,只能勉强搞个画中画功能。
事实上曲军一直在招人,让曹斯典在报纸上发广告,又委托熟人朋友:帮忙介绍,却像石沉大海一样没有回应。
懂微电子技术的现在都是高端人才,无论在哪个单位都是香饽饽,没人会放弃铁饭碗跑来探微公司打工,就连普建国和吴伟长这两个货都看不上探微公司,其他陌生人就更别想了。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砸钱,开出符合外企水平的超高薪水,总能碰到几个想赚快钱的,但是探微公司还没有走上轨道,还没有稳定的现金流,也不能太任性。
慢慢来,不着急。
过几年国内的环境会更加宽松,一茬一茬的大学生研究生也越来越多,总有几个混得不如意的,招人远比现在更简单。
另外还有一位新人即将加入探微公司,钟芮清的爱人任继林和单位领导再三沟通,仍然没有拿到档桉,已经决定裸辞进京。
没有档桉,没有户口,也没有组织关系,这样的三无人员一般单位都不会要,只能踏踏实实的留在探微公司,再过几年时过境迁,只要个人有能力,户口什么的都能解决。
任继林的能力肯定没问题,普建国和吴伟长绑在一起也打不过他,未来女院士选中的老公又岂能是一般人。
任继林以前和钟芮清在同一所大学任教,有中级职称的大学讲师,以前主要搞自动控制,和微电子也算沾边,改行再学难度不大。
挨踢行业的科研民工,哪个不是活到老学到老。
总而言之,任继林的能力不用怀疑,等他到岗后,曲军准备为他再开一个项目,给探微公司加加速,只是具体挑选什么项目,暂时还没想好。
可选的项目太多,反而有选择困难,最好是那种只管研发,没有后续麻烦的短平快项目。
至于遥控器功能的开发,还是扔给普建国,这是个费时费力费牙口的烂活儿,有曲军开挂帮忙,普建国早晚都能搞定。
“1024”课题组也要加速。
随着曲军获得贝维克数学青年奖,上上下下对“1024”课题组都非常关注,期待能够取得新的成果,像张立伦这种懂行的高手,尤其担心e猜想被国外数学家截胡,这几天把曲军催得很紧。
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和莫德尔猜想相比,e猜想相对简单一些,前世的数学家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相关证明,曲军在瑞士数学大会的发言稿里又有部分剧透,证明过程会变得更快,如果不抓紧一点,的确有可能被人截胡。
但是曲军早有对策,已经把e猜想可能遇到的拦路虎都交给庞丽华和鲁齐生,他们背后又有清华园数学系、乾阳交大应用数学系做支撑,应该能够搞定。
黄振前段时间在巨磁阻课题组帮忙,没有赶上瑞士数学大会,正好钟熊组合最近做出阶段性成果,黄振和施学兵也撤了回来,全心投入e猜想的攻关。
曲军闲暇之余,也加入其中,和他们一起研究讨论,一步一个脚印的解决这些拦路虎。
这些问题已经位于前人没有涉足的出女地,不用担心露怯,国际知名的天才数学家也不能包打天下,和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