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戏都是在摄影棚内拍,尤其是男主角的几场打斗戏需要靠大量特效才能完成,事实上要不是墨的档期已经被填满了,《矩阵2》完全可以开始后期制作了。
但陈景行并没有闲下来,首先是出席《第九区》在京举办的发布会。
毕竟是环球和梦工厂的第一部联合制作的合拍片,声势还是很足的。
就连好来坞的媒体都派出了记者来报道。
环球在其他国家的合作项目不少,但梦工厂当然不一样,名气在好来坞也是很足的,美国媒体一提到好来坞之外的电影公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梦工厂了。
而且《第九区》的演员中也不乏在好来坞有知名度的演员。
华国媒体也投入了关注,尽管合拍片在国内的名声基本都臭了。
因为上一部合拍片就是去年年底上映的《长城》。
也是和环球合作。
也是打怪兽――虽然《第九区》是外星人,但在在场媒体看来外星人和怪兽没啥本质区别。
而且《长城》外国演员还比《第九区》少呢。
看着台上俩华国演员和一堆好来坞演员,国内媒体都有些心情复杂,没见过这场面,甚至想象不出这拍出来的是啥电影。
电影中张驿是男主角,万倩扮演是他的同事,也是他的女朋友,名义上是女主角,但其实戏份并不多,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人类男主和外星人男主,不过媒体当然并不知道剧情。
“电影中角色之间的对话是汉语还是英语?”有记者发问道。
田鑫业握着话筒,面不改色:“主要是英语。”
甚至还有外星语呢。
台下记者们有些吃惊,好家伙,这连华语电影都不算了?
“这部电影的背景是设在南非的,男女主角的身份是联合国的工作人员,所以是一个比较国际化的故事……”
陈景行守着吉祥物的本分,笑容满面的听着田鑫业的解释,暗自点头,何止是国际化,根本是星际化呢。
他不是没想过把《第九区》本土化,但这部电影的大反派其实就是人类,或者说是管理第九区的机构,明面上是讲的外星人的悲惨遭遇,但实质上讽刺批判的是种族隔离主义,种族偏见。
要么设计成他国官方,要么只有联合国当背锅侠了。
设计成别的国家的官方,华国演员就不好塞了,除非将背景放到暹罗,学习《唐探》,可那是唐人街,华人警察倒也合理。
第九区当然不能设到唐人街,而且暹罗的气质和这部电影真的不符,暹罗机构中非要整俩华国人就显得不够有合理性。
思来想去还是联合国最合适,un机构中各个国家各个种族的工作人员都有,而且这种国际化背景与《第九区》的主旨正好相合,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国际化在陈景行这里被认为是这部电影的优点,在媒体那里就完全相反了。
国际化这三个字在电影领域和烂片基本就是近义词了。
不管是华美合拍,华国电影加入外国演员,还是好来坞电影为了讨好华国市场塞华国演员,常常就是劣质化的结果。
也就只有陈景行和梦工厂这两个名字能让他们生出一份信心了,这也是陈景行出席发布会的作用。
记者似乎想要从陈景行这里寻求更多的信心:“陈导,《第九区》会是《长城》这种抵抗侵略的特效大片,还是《明日边缘》这样的以科幻创意为卖点的动作电影呢?”
拿《明日边缘》比也就罢了,拿《长城》比是个什么意思?暗讽这是第二个《长城》?
陈景行一边心中腹诽一边接过主持人递来的话筒,想了想道:“《第九区》是一部特别的电影,他跟《长城》和《明日》不是一个类型,如果非要总结一下的话,我更愿意说他是一部以情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