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下榻金谷城(1 / 2)

对于陈蒨来说,朱然这支敌军完全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他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要杀了陈昌,为此他甚至跟朱然联手都在所不惜。

而此时的金谷城内,金谷城太守和守城将领正在宴请陈昌、陈蒨以及随军的那些将领参军。

对于这位太守和守城将领来说,这绝对是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

两位皇子下榻金谷城,只要他们两人好好接待,未来封侯拜相不敢说,最起码更进一步倒是很简单。

不过这两个人也都是人精,他们都看得出来陈昌和陈蒨两人表面上虽然和和气气,大有一种兄友弟恭的样子,但从只言片语和不经意之间的针锋相对当中,这两人也算是看出来,陈昌和陈蒨之间乃是死敌的关系。

不过这倒也很正常,陈昌和陈蒨两人本就是南陈最有希望登临大宝之人。

一个是之前最受陈霸先宠爱,虽然没有父子之名,但陈蒨和陈霸先的关系更胜亲生父子。

而另一个就更不用多说了,陈霸先本来就没几个亲生儿子,有好几个子女都早夭了,就只剩下陈昌安安稳稳的成长起来,现在陈霸先身体病重,他重新将视线放在陈昌身上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这两人还不是亲兄弟,是堂兄堂弟的关系,这可就更加尴尬了。

而对于这位太守和守城将领来说,他们倒是不着急现在做出选择,哪怕陈昌开始主动递出橄榄枝,这两人也纯粹就是在装傻,顾左右而言他。

毕竟陈蒨名声在外,这位文武双全的皇子论能力可比陈昌要强的多,虽然现在朝堂上总是会传出些言论,说陈霸先要立陈昌为太子储君。

但在这两人看来,陈蒨怎么可能会坐以待毙,这个时候贸然凑上去反而不好,还不如继续静观其变,更何况现在南陈局势如此之坏,将来南陈在不在还两说呢。

而能够有如此见识的人,那自然不是一般人,这位太守的名字叫杜伏威,守城将领的名字则叫做阚棱。

而外人所不知道的时候,阚棱此人不但是金谷城的守城大将,私底下他更是认杜伏威为义父,这件事情要是传出去的话势必会让人大跌眼镜,毕竟两人之间年龄差距不过十多岁罢了。

至于这两人,那当然都是历史留名的名臣。

杜伏威乃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此人自小便穷困潦倒,但与辅公祏是生死之交,后来两人一起入了起义军当中。

而杜伏威凭借自身勇猛,很快便成了首领,而当时的江淮地区起义军众多,杜伏威凭借威逼利诱,很快便整合了附近很多支义军,势力逐渐庞大起来。

不过后来杜伏威被同样不甘屈居人下的李子通兵变而损失惨重,随后又被来围剿的隋朝大军包围,虽然死里逃生,但杜伏威几乎是全军覆没。

但随着隋炀帝来到江都,周遭百姓民不聊生,杜伏威找到了扩充势力的最好机会,瞬间麾下暴涨数万人,又击败隋朝将领陈陵,将周遭城池全部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等到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后,杜伏威转头选择效忠越王杨侗,后来也被封为楚王,结果后来李子通进犯,杜伏威因为猜忌另外一支援军,最终又败在李子通手中,而刚巧李渊也开始招揽杜伏威,杜伏威便顺势投靠了李渊。

很快,杜伏威又碰到了自己的老冤家李子通,这一次只能说算是侥幸,杜伏威麾下大军先胜后败然后再胜,十分滑稽的打败了李子通。

等到下一次,杜伏威再也没给李子通机会,最终大胜李子通,将他押送到了长安。

但很可惜,杜伏威的生死兄弟辅公祏算是害了杜伏威,此人在唐朝大势已定之时,居然假称奉杜伏威之命起兵反唐,那当时留守长安的杜伏威可就惨了,虽然历史上没有明说李唐要明害他,但自己兄弟起兵造反,杜伏威肯定没办法好过,最终在长安突然暴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