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际上就是陈蒨在推辞了,因为他到现在还是认为,区区一个生死不明的尚司朗罢了,完全不值得陈蒨将陈武和董袭两个人交出去。
当然了,这也要区分几种情况。
如果尚司朗还活着,那陈蒨自然会同意,毕竟尚司朗此人武艺高强,这一点陈蒨也听说过很多次了,而且尚司朗虽然只是一座关隘的守将,但他带兵有方,其麾下也有一支十分精锐的兵马。
虽然据说此次出征,他将麾下兵马都带出来了,但陈蒨却知道在那座关隘里至少还藏了几千精兵。
可是到目前为止,尚司朗是死是活他都不知道,那陈蒨自然不会同意。
只不过此时救父心切的尚师徒压根听不出来陈蒨的言外之意,他对于陈蒨的推辞居然还当真了。
只见尚师徒恭敬的对陈蒨说道:“启禀太子殿下,末将在来之前已经向新将军恳求过了,新将军也同意了,还望殿下看在末将一片赤诚的份上,同意末将的请求。”
尚师徒这话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实际上在看到新文礼生擒陈武和董袭后,拿这两人换回自己的父亲便成了尚师徒的执念。
而现在尚师徒手头上资本不多,除了自己以外再无其他,所以他才会选择用自己的效忠换得陈蒨同意,可以将陈武和董袭用来换来尚司朗。
在听到尚师徒的话后,再对上他殷殷期盼的眼神,陈蒨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出选择,要不要将陈武和董袭用来换成尚司朗的资本。
只不过陈蒨不愧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帝皇,他在沉思片刻后便说道:“尚小将军一片孝心,真可谓是天地可鉴,这样吧,本太子先派人去吴国那边确认一下,并且提出条件,如果吴国愿意,那就拿陈武和董袭换来尚司朗就好了。”
听到陈蒨的话后,尚师徒自然是大喜过望,对着陈蒨连连行礼,倒是显得十分恭敬。
实际上一开始,对于陈蒨,尚师徒既不是显得那么亲近,也没有这么疏远,因为他满脑子就在想着尚司朗的事情。
直到看到新文礼生擒陈武和董袭后,尚师徒的心思才活络起来,主动找到新文礼,祈求他能够同意。
而新文礼这个人对这些事情压根无所谓,在他看来,既然自己已经生擒活捉这两个家伙,那这战功就得是自己的,至于他们两个人是生是死,是在自己手里还是换走都无所谓。
更何况新文礼和尚师徒还是至交好友,两人的父亲也同样是好友,一门两代都是如此,更何况双方刚刚才并肩作战过,所以对于尚师徒的请求,新文礼那是丝毫没有犹豫,直接就同意了。
而在得到新文礼的同意后,尚师徒这才匆匆忙忙前来找寻陈蒨,希望陈蒨也能够同意,用陈武和董袭换回尚司朗。
眼见尚师徒离开,陈蒨淡淡的对身边的吴明彻和侯安都说道:“两位将军觉得那尚师徒说的怎么样,本太子要不要将陈武和董袭两个人换回尚司朗。”
将这个疑问抛给吴明彻和侯安都毫无疑问是最正确的选择,这两位老将久经沙场,什么事情没见过?
侯安都当机立断的说道:“我倒是觉得那尚师徒说的不错,这个小将武艺高强,与新文礼关系莫逆,这两人若可以投到太子殿下的帐下,未来势必可以冲锋陷阵,而且那尚司朗的武艺也同样不俗,他们麾下也有一支精兵。
用这两个废物换回尚司朗,那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怕就怕周瑜还不肯换呢。”
说罢,侯安都还瞥了陈武和董袭一眼,眼中还有些许轻视。
一个是南陈赫赫有名的名将,另外两个也在吴国身居高位,再加上南陈和吴国毗邻,双方大大小小战事打了这么多次,侯安都自然也和陈武和董袭交过手。
董袭倒还好说,大多数时候他是作为偏军出现,所以侯安都只是跟他交过一次手,而最后的结果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