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3章 又在打什么算盘(1 / 2)

她转身走到堂屋,从破旧衣橱底下抽出一个小抽屉,摸出两张皱巴巴的欠条,一张是她儿子贾栋子当年借东屋老冯五块钱买烟抽,一张是她找人写的,写得端端正正,说是赵爱民三年前借她一斤咸肉,至今未还。

那咸肉是怎么来的她自己都记不清了,可能是冬天时她顺路“借”了人家门口晾晒的半截,后来被赵爱民骂了一通。可欠条在她手里,她说了算。

她用指甲沿着纸边蹭了蹭,眼神亮得像深夜树上的猫,心里一边琢磨着:明天晌午就拿这个去堵赵爱民的大门,看他怎么解释。

此时此刻的赵爱民却压根不知贾张氏又在打什么算盘。他把信纸重新摊开,已经折腾了一晚上,还是没写好最后那几句话。不是他文笔差,是心里乱。他不明白自己为啥总是被一个老婆子搅得心浮气躁——他又不是头一回跟她打交道,可这回不一样。

她突然像变了个人,不吵不闹,反倒“懂事”了,这让赵爱民生出种深深的不安。一个惯会发疯的人若忽然温顺了,准不是好兆头。他不是怕她,而是怕她做出那种扭着劲儿、绕着弯儿的恶心事,那种你知道她有问题却偏偏拿她没法子的感觉,最折磨人。

他坐起身来,推开窗,院里已是一片青灰。老槐树的影子铺在地上,夜风钻进窗沿,卷起几片墙角的纸屑。他盯着那棵树,忽然想起那年冬天,贾张氏为了抢一捆柴,拿拐杖戳破了徐大娘的水壶。那天他也是在这窗前,看见她一边叫骂一边抢,还差点把徐大娘推倒。

他那时就知道,这女人不是一般的泼,而是透着股子“油盐不进”的狠劲儿。

“我看你这回能玩出什么花样。”他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窗外黑影翻滚,像是院子也听见了,枝头微微晃动。

第二天一早,赵爱民刚起床,就听门外有人敲门。他一开门,就看见贾张氏站在门口,满脸正气,手里举着那张皱巴巴的纸。

“赵家人,你别怪我不给你脸,这欠条,我是当着全院写下来的,谁也不能说我冤枉你!”她的声音不大不小,像是特意压着火候说的,仿佛已经设好陷阱,等他一步踏进去。

赵爱民一眼就看清那纸上的字迹,心里“咯噔”一声,果然不是昨天的味儿好闻就意味着她心软了。他冷着脸接过纸,扫了一眼,嘴角轻轻一翘:“这字倒是工整,就是……你真记得是哪年哪月的咸肉了?”

贾张氏一愣,手指揪着自己的袖口,有点迟疑:“你别管哪年哪月,你要是吃了,总得认帐。”

“我吃的?”赵爱民把欠条反过来,背面干干净净,“你倒是写清楚哪天我吃的,吃的是哪块,带不带肥?”

“赵家人,你少跟我耍嘴皮子!”她脸色一下就拉了下来,声调也升了个度,“你不认是吧?我拿去交给街坊评评理,看你赵爱民到底讲不讲理!”

“讲理?”赵爱民忽然一声笑,那笑并不响亮,却直击人心窝,“我可真希望咱这院里哪天能真讲一次理。”

说罢,他把那张纸轻轻一叠,放进衣兜里,关上门不再理她。

贾张氏站在门口,手指颤着,心里却比谁都明白,这一招,她没占到上风。赵爱民不是那种一戳就爆的人,他太冷了,冷得像一汪老井,不是你扔块石头就能搅浑的。

可她不甘心。

她转身往自己屋走,脚下每一步都像踩在火炭上。她知道自己不能硬来,她得换个思路。或许,是时候借别人手来施力了——她眼角余光扫到隔壁新搬来的小王媳妇,那女人嘴快眼活,不如……

贾张氏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那笑带着挑衅,也带着谋划。她一步步走向院子深处,像一只在暗夜里嗅到了机会的猫。赵爱民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小院子一大早便透着一股子阴测测的味儿,天还是灰蒙蒙的,阳光没露头,整个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