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的第一选择还是霍光,张贺是我提供的备选。” 刘据现在并不知道, 确切地说,是刘据永远都不会知道,张贺对他展现出来的忠义有多么难得。 在刘据已经离世,并且帮助刘据的遗孤只有麻烦没有好处的时候,还能有人不顾一切的去抚养刘据的孙子。 “如今政务繁多,霍光用着顺手,还是让张贺去担任太子詹事吧。 何况他离世的太早,没等到刘病已登基。 让太子为自己的孙子好好回报他吧,让他早日飞黄腾达。 即便他不知情,也不辜负这样的忠义之人。” 陆鸣听得明白,不知情三个字就是此事的基本基调。 刘据永远都不会知道后来的事情,不会知道陆鸣的来历,不会知道历史上发生了什么。 别人可以知道,但是他不行。 …… 张府。 “父亲,廷尉府的考试很简单,根本难不住我们俩。” 张汤有两个儿子,长子张贺,次子张安世,与刘据年纪差不多,都已经到了步入仕途的时候。 两人继承了张汤的天赋,记忆力超群,几乎有过目不忘之能,第一次参与科举就双双中了进士。 再通过廷尉府的考试,就可以正式进入仕途。 像张汤一样,从基层小官做起,在律法方面发挥张家的天赋。 “有父亲教导,我们兄弟二人一起通过科举,律法题目又实在太过简单,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和大哥一起名扬天下。” 张安世性格相对跳脱,通过科举后意气风发。 天下参与科举者众多,有几个能兄弟二人一起考上的。 “你二人考得好,心里高兴,为父可以理解。 但也只能在府中如此,出去后务必要低调,免得落人口舌。 富民侯的弟子,冠军侯的弟弟,当初名列第一尚且要遭人质疑,何况是你们二人。” 张汤深知官场险恶,考试胜出只是开始,以后的路才是真正的考验。 “为父位列三公,地位尊崇,背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为父的位置,你们以后也会面临同样的情况。 一定要谨言慎行……” 心中骄傲,但张汤更担心儿子们以后得道路能否顺利。 对他们严格要求,是张汤能想到最好的办法。 为官多年,张汤有诸多心得,恨不得一下子就都传给两个儿子。 谈话间,宫中使者前来,宣布刘彻的诏令。 “御史大夫汤之子张贺,秉性忠谨,行止端方,克尽勤勉…… 今命尔为太子詹事,总东宫之庶务……” 后面说了什么,张贺已经无心去听,他只听到自己被夸赞几句后被任命为太子詹事。 他刚刚还为能进入仕途担任基层官员而高兴,转眼就成了太子詹事? 这可是堪比九卿的职务,朝廷顶级高官,两千石级别的俸禄。 “张贺,受诏。” 使者读完诏书,要把诏书交到张贺的手上。 “张詹事,回回神,该受诏了。” 使者也理解,换成谁初入官场就成了两千石级别的官员,恐怕也不会比张贺的反应强多少。 两千石啊,这种好事凭什么落到张贺的头上。 他不理解。 但他更不敢趁机为难张贺。 傻子都能看出来,陛下对太子极为看重,连自己当初的太子洗马都安排给太子,言下之意不必多言。 张贺以后就是太子近臣,甚至还是以后的皇帝近臣。 没有足够的好处,何必平白树敌。 “子献,快点受诏。” 张汤出言提醒。 他也不明白,自己的长子怎么就一下子成了太子詹事。 但诏书已至,此事做不得假。 张贺晕乎乎的接
第1115章 他不会知道(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