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辰最后的反问如画龙点睛,又直指人心。
因为难?就不去做了吗?因为得罪人,就不去做了吗?因为结果难以预料,就可以退缩吗?
要是没有这个舍我其谁、奋勇直前的决心和雄心,怎么去扭转这个国家在道路上的偏差,怎么清除这个执政体系上的不良机体,怎么打破很多利益纠葛。
杨辰是很有信心的,后世的发展证明了这一切。
但是在座的人却没有他这么有信心。
洪书记脸上纠结了半天,看了看沙政阳,又对杨辰说道:“小杨,要不你来这里,先去督察处当个处长,然后等小赵下去之后,来我身边帮忙怎么样?”
杨辰面对省委大秘的职务,脸上露着明显的纠结,然后后目光看向了沙政阳,沙政阳皱了皱眉头:“你看我干什么,你的事你自己做主。”
杨辰这才万分不舍地对洪书记说道:“感谢领导的厚爱,我觉得我的个人水平还不足以担任这个重要的职位,还需要多加历练。”
面对领导的招揽,拒绝需要莫大的勇气,同时也需要坚定的决心,毕竟跟着这位,肯定能够一飞冲天。
可是杨辰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杨辰不认为自己能够当个省委大秘的角色,这个角色不仅要谨慎言行,自我约束,更是不能有自己的意志,可以说,没有独立性可言。
而且,杨辰所知道,所会的,只有信息方面的优势,实际操作能力极为不足,一个县都让杨辰感到棘手。
而且这位的话,对身边的人要求也一定相当高,近之则逊,但跟领导近了,不一定是好事,说真的,杨辰不认为自己适合这个位置。
却不知道他这么做,反而是因祸得福,洪书记提出把他调过来,一方面确实有这个心思,但是也存了继续考验杨辰的想法,如果杨辰不能坚持自己,那么他会把杨辰调过来,然后观察一两年再说。
你以为谁想混到领导身边就能混到身边的。
但是杨辰不肯过来,让他对杨辰的信任程度反而有所加强,贪恋权位也好,还是缺乏自信也好,至少不是直接冲着自己来的。
而杨辰坚持自我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想出尔反尔,刚才对方第一次招揽自己的时候,自己提出了暂时无法离开定山县,现在对方提高了招揽标准,自己就一口答应下来,这叫什么?这叫选择不离开,只是因为背叛的代价不够高,杨辰不想做一个这样的人。
沙政阳有点惋惜地看了杨辰一眼,哪怕他并不知道老同学后期会到什么样的高度,但一个省委一把手,只要给他时间,足够把你送到副部级的位置。
但又觉得杨辰的选择也算是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这个年龄,来担任省委大秘都有点勉强,生活秘书还行。
只有赵大秘,用充满警惕又好奇的目光重新看了杨辰一眼。
洪书记也没有显出生气的样子,而是笑了笑之后,对着沙政阳说道:“小杨不错,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很难得,什么时候不想在昌州来,来找我,我的承诺仍然有效。”
沙政阳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对杨辰说道:“还不谢谢你洪伯伯。”
他知道杨辰一向很有主意,但没有想到有主意到这份上,可能是钱给他带来的勇气吧,实在不行就辞职回去当个富家翁,就象范蠡一样,进可尽忠报国,退则富甲天下,沙政阳只能这样理解杨辰的选择了。
洪书记这个时候手里拿着筷子,正在去夹盘子里的西芹,目光也看似集中在菜上,实际上一直在用余光盯着沙政阳。
他对杨辰没有多大的警惕,主要的防范心理是在沙政阳这里,他怕沙政阳把恢复职务的希望放在他这里,别的他都可以帮他,唯独这个他不会插手。
而杨辰的各种表现,他相信很多一部分来自沙政阳的指点,而面对自己的招揽,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