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二个古代世界(31)(3 / 4)

等第二次收到安乐长公主的信件,乡君府已有外墙,把乡君府围起来,匠人紧锣密鼓的在里面忙碌。

安乐长公主的信件,跟着几大车的东西。正好乡君喜欢的,就直接种在乡君府内。

其余的,种在乡君买的庄子里,也没浪费。

按照公爷劝说的,乡君府代表朝廷的门面,不能太过肆意。

一些东西,乡君喜欢,不如在城外买个庄子。

后花园里,种的东西都是不影响乡君府美观的,几棵辣椒树,在匠人的安排下,也不违和。

要说怎么将湘君府邸修的大气辉煌,匠人们是信手拈来,现在乡君的这些要求,对他们来说颇为为难。

这可是乡君府,按照上面的暗示,等乡君府落成,牌匾上是有封号的县君府。

县君府的规格摆在那里,谁要是以次充好,可是人头落地的大罪。

跟乡君商议了许久,又有乡君通融,买了一个庄子,房子才动土。

这是耗时间的活,上面催的急,工匠们没有休息一天,大半年时间就落成。

乡君府建成,圣旨跟着到了,荆南乡君成了护国县君,护国县君府这五个字,是当今亲笔。

圣旨下来,这事才传回京城,已成定局,谁也没有底气让圣上收回。

春日初与胡国在边境谈判,十二皇子借着手里的三人,谈足了条件。

这次,轮到胡国年年上贡,为期十二年,以交两国友好。

护国县君的名字,在绥国知道的不多,在胡国,倒是家喻户晓。

圣旨到时,已是秋日近冬日,护国县君入宅之喜,江夏郡郡守,安乐长公主,携百官前来祝贺。

当天的热闹,在荆南县来说,前所未有。

护国县君府大,在荆南县县城外,有专门的官道引过来,不少百姓都来沾沾喜气。

其余百官,在第二日,便匆匆离开,他们回去,还要写贺表上京。

安乐长公主皇兄在荆南县,就在护国县君府歇了两日,护国县君府亮了两晚。

因封为护国县君,上面又送来宫女八名,太监八名,并家生子两家。

手里这批人已经用熟了,依旧与之前一样处理,以老带新。

从住进护国县君府往后,小小的荆南县困住了护国县君和县令。

从六十九岁到七十九岁,整整十年,护国仙君没有踏出荆南县一步。

那位与护国县君不太亲近的县令,这十年政绩不错,在荆南县十几年,没能再进一步。

县令带着家中妻小,就蜗居在小小的县令府中,不曾挪窝。

孩子们的婚嫁之事,被安乐长公主一手操办,只要年岁到了,就被送到安乐长公主处接受教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县令那沉寂下来,护国县君这,除了与当今和安乐长公主有书信往来,没有别的动静。

一时之间,荆南县在绥国隐去身形,成了无人在意到的世外桃源。

护国县君家里侄子走了两位,这些年就与家里的关系更为淡漠。

逢年、过节、生辰、之时,才会相见,大家聚在护国县君府,共享天伦之乐。

其余时间,则是各自安好。

大黄也在这期间也去了,因为护国县君看重,盖了一座坟,得了香火。

荆南县所有人的生活都波澜不惊,日复一日,又充满希望。

上面的大人仁慈,护国县君宽厚,与之前相比,税收上少了一大笔,还能想着办法赚钱。

这样平淡的日子,大家希望,能一直过下去,不生波澜。

每年九月九,荆南县有登高祈福的习惯,百姓们期盼家人健康长寿的同时,也会为护国县君祈祷。

做了十年的江夏郡郡守,安乐长公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