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文臣不惜死(2 / 3)

风起月关 言语十年 1654 字 12个月前

,魏正醇斩首那日高远在寝殿待了整整一天,一言不发。

当长生将魏正醇斩首的消息告诉他时,这位年轻的皇帝躺在皇后怀中,失神道,“皇后啊,朕自断一臂啊。”

上了年纪的孟尚书独坐书房中,听着手下说着魏正醇被问斩,这个一手将魏正醇送上断头台的老人不免潸然泪下,最后抱着面前的新政文本泣不成声。

“老爷,您这是。。”

看着管家不明所以的眼神,孟尚书声泪俱下,“害了一个真心为国的年轻官员,我孟彦怕是要晚节不保了,我这辈子为官清廉,却不曾想到最后做了一件害人害己的错事。糊涂,糊涂啊。。”

老管家也不知如何安慰,只能在旁帮老尚书宽心。

至此之后,孟彦不仅没有再插手军事革新之事,反而大力支持军改,魏正醇之后,于公明扛起革新大旗,在兵部尚书朱佑堂,禁卫军统领袁亥北的支持下,开始大张旗鼓的革新,到岁末之时,禁卫军样貌焕然一新

。。。

大奉国子监。

夫子孔章熙泛舟湖面,看着旁边闲庭,脑海里浮现出当初魏正醇离开国子监是意气风发的样子。

继续阅读

“正醇,今日离开了国子监,就意味着你将正式成为一名大奉官员,入了官场,切记不可在荣华富贵中迷失自我,更不可再金钱利益中迷失本心,为官者,当为国尽忠,为百姓牟利,上顺天意,下应黎民,匡扶社稷,以成大奉千年基业。”

彼时年轻的魏正醇白衣在身,潇洒自若,“学生不敢忘记入仕初心,为百姓请命,为君王分忧,为国保太平,苦读经书,谋求职位,是为施展抱负,更是为了天下百姓。”

泪如雨下的孔章熙将手中美酒倒入滏河中,三倍入河,算是为自己的学生送行。

“天下行,国运昌。。。”

两边的竹屋旁传来阵阵爽朗的读书声,孔章熙听的心中不是滋味,在这些房屋中,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个魏正醇,不求功名,不求利禄,只为心中抱负,像那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鹰那般,无所畏惧;有着撕破九天的疯狂。

他们自由,狂热,不羁;用满腔热血诉说着心中的孑然。

这是国子监,大奉的脊梁。

。。。

魏正醇被斩首的消息传到秋风萧瑟的项州敦煌城。

换上一身金甲的宁延骑在小白身上,将手中的情报握的很紧很紧,半年未见,此刻的宁延目光坚毅如钢,整个人变得成熟了不少,如今的他不再是刚入敦煌时手无寸铁的宁五少,此时的宁延时项州新军神虎飞豹军的统帅,大奉十二营将士口中的五公子。

少年翻身下马,真气涌动,将手中军报燃成齑粉,随后坐在沙堆上,说着一段刚学会的西北民谣,民谣名为六两酒。

送君千里过河山,直至铁岭变平川。

辞君千里越关山,直至杯酒满心间。

请君慢饮杯中一两酒,西风萧瑟送君走。

请君再饮杯中二两酒,早春有寒须加衣。

请君痛饮杯中三两酒,酷夏炎阳多遥扇。

请君豪饮杯中四两酒,秋风悲凉少离散。

请君满饮杯中五两酒,冬风来时有衣添。

请君且饮杯中六两酒,愿君此行无风无雨常欢愉。

六两酒,送君走,一路乡关莫回首。

。。。

西北民谣粗犷悲凉,宁延哼唱的不算标准,但也有淡淡忧伤蕴涵其中,空旷的山谷中回荡着宁延的声音,久久不绝,

马蹄声起,西北沙尘随之而起,知道少年心情难受的吕翊勒马停下,一身黑甲的他此时的身份也不再是宁延的护卫,而是大奉项州军神虎军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