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骑兵,以及西羌之章提供若干骑兵,共同相助王玄策。
王玄策带领这些骑兵,大破破印度帝那伏帝国,俘阿罗那顺而归。
最后还带上了两万多俘虏,以及无数的牛马返回长安。
换作任何一个朝代,灭掉一个国家,并且还带回两万多的俘虏,这妥妥的天大功劳。
可这是在大唐啊!
在大唐这样的盛世之下,王玄策的功绩虽然显赫。
但相比起那些随着李世民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和名将,似乎就不是那么引人注目。
毕竟,在战神如云、猛将如雨的初唐,王玄策实在是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文官。
彼时的朝廷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煊赫一时,在这些武将中,随便领出来一个,都是灭国毁城,如同砍瓜切菜的主。
在后进武将之中,又有刘仁轨、薛仁贵等人紧随其后。
再加上,在大唐眼中,天竺,也就是印度,就是一个战斗力值等于五的渣渣。
因为天竺和一些小国,大部分都是被中原政权,从西域赶出去的游牧民族所建立的。
这些曾经的手下败将,亦或者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建立的国家。
在眼高于顶的大唐面前,自然也就排不上号了。
所以默认为王玄策这样的功劳,其实并不大。
所以,李恪的老子李世民,也只赏赐给王玄策一个从五品下的文职小官,算是闲职的副厅长而已。
......
所以,李恪若是现在把王玄策收入麾下,不光不算埋没了他。
若是帮助他发挥了出他的才智,物得其用不说,也算间接的帮了他一把。
并且,李恪治理这么大一块封地,也急需各种人才。
王玄策虽然目前声名不显,但他的才智和胆识,以及那股子不畏强权、敢于直面困难的精神,都是李恪所需要的。
更何况,王玄策不仅具备卓越的外交才能,能够仅凭一己之力化解危机,更有着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能够带领不同国家的军队,大败敌军,俘虏敌首。
这样的人才,若是能够为己所用,无疑将为李恪的未来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最关键的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李世民后期的死,也许王玄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尽管这段历史被官方极力掩盖,但民间流传的种种迹象,都指向了王玄策可能与李世民的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主要的问题还是在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在对外作战的过程中,还俘获了一名印度和尚。
这个和尚,也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名留青史。
他的名字,就叫“那罗迩娑婆”。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英明神武了一辈子的天可汗李世民,到了晚年的时候,突然贪生怕死了起来。
与晚年的嬴政一样,李世民开始痴迷于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对那些方士和神僧的言论深信不疑。
继续阅读
为迎合李世民乞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那罗迩娑婆。
这位来自印度的神秘和尚,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进入了李世民的视线。
这个印度和尚吹嘘他已经活了二百多岁,专门从事研究长生不老之术。
并且信誓旦旦地跟李世民说,只要吃了他炼制的金丹,就一定能够长生不老,甚至若是吸收的好,还可以白日飞升。
直接到天宫上去成为寿与天齐的神仙。
在这个拥有奇怪名字的天竺和尚,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下。
李世民成功被那罗迩娑婆忽悠得深信不疑。
于是,李世民命其为自己炼制丹药。
那罗迩娑婆隔三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