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明确方向(3 / 4)

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还是单成天有意装疯卖傻。

他依旧梗着脖子,满脸不服气地说道:“那还不是逮着殿下薅吗?去年的时候,长安有殿下在,殿下几乎以一己之力,将旱灾和蝗灾的影响降到最低。”

说到这,单天成梗着脖子,朝着王玄策倔犟道。

“怎么?如今殿下不在长安城,朝廷遇到困难,却又想把这沉重的负担压在殿下身上。就算殿下身为陛下的儿子,对大唐的百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也不能可着咱们使劲薅啊?”

“殿下,如今又不是孤身一人,他身上可是肩负着整个北疆十四州百姓的重任与期望。这两万石粮食的要求,这不是把咱们往绝路上逼吗?”

王玄策眉头紧皱,正欲再次斥责单成天,李恪却抬手示意他不必多言。

李恪看着单成天,语气平静地说道:“单将军,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如今大军即将开拔,抱怨已是无用。”

单成天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低下头,不再言语。

李恪扫视众人,继续说道:“正如王参军与单将军所言,此次朝廷向我们索要粮草,无论是无奈之举也好,是明摆着吃定本王也罢。”

“现在的情况是,怎么解决这两万石粮食的问题,对于北疆来说,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朝廷的命令也不可违抗。我们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尽管李恪对李世民的这道命令,也十分的厌恶。

他身为众人的主心骨,也不能直接摆出不满意朝廷的架势,不然不说影响不好,还可能会让手下的人,对朝廷产生不满。

这是他不愿看到的结果。

所以,他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智,寻找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想到这里,他朝着左手边第一位的马周说道。

“马长史,封地内的储蓄的粮食,都是由你一手负责的,不知道我们现在究竟有多少存粮?是否有办法在不影响北疆百姓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尽量筹集出一部分粮食以应朝廷之需?”

听完李恪的话之后,眉前皱成一个“川”字的马周,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李恪。

李恪见状,还以为是存粮情况十分糟糕,他微微前倾身子,再次开口道。

“若是存粮不足,那趁着最近还有一段时间,派人去与周边地区交涉,看是否能通过贸易或者互助的方式,获取一些粮食支援。”

说到这,李恪猛地一拍脑袋,像是想起了什么事一样,继续说道。

“最近一段时间,咱们北地的太原王氏,不是见势搭乘上我在长安城弄出来的煤炭这趟东风,挣了不少钱吗?”

“导致我们最近一段拍卖的俘虏,大部分都被他们买走,拉去挖煤了。可以试着与他们沟通一下,看能否直接出售一批俘虏给他们,以换取粮食支持。”

继续阅读

“又或者以其他互利的方式达成合作,解决这次的粮食难题。毕竟在这关键时期,若能得到他们的助力,能够极大的缓解北疆普通百姓的压力。”

只不过李恪并不知道,马周没有立即回答他有关粮食的问题。

并不是储蓄的粮食,不够完成这次朝廷规定的两万石任务。

而是,去年的旱灾和蝗灾过后,在长安的粮食物价重新归于正常,不需要再从交耻趾国运粮。

马周考虑到李恪重新分封的封地幽州,地处北方,常年收到突厥骚扰,百姓无法安心种植,有可能缺少粮食后。

并没有停下从交耻趾国运粮,而是让船队直接将粮食运到了幽州。

所以,源源不断的从交耻趾国运粮近一年的粮食,如今北疆的粮食储备远比李恪想象的要多。

这件事,马周还专门给李恪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