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俘,前往长安做起了“舞王”。
只是,李恪根本不知道,李靖具体是哪一天发动奇袭的......
直到看完这封由袁天罡传来的信息,李恪才最终确定了李靖突袭突厥的确切日期。
难怪有句话叫做:“英雄所见略同”。
李恪几乎可以百分之百的确信,袁天罡所挑选的这一天,必定与历史上李靖发动突袭的日子分毫不差!
亏自己刚才还在那里批评、教育唐俊悟,说他选择袭击突厥在“天时”上毫无章法。
毕竟偷袭首重天时地利人和,越是敌人想不到的时候,越是出其不意的好时机!越能一击制胜。
此刻想来,倒像是自己五十步笑百步,若不是袁天罡这封情报,他怕是也要错过这千载难逢的良机。
“辛撩儿,你身为土生土长的草原人,你能够看出往后几天的天气情况吗?”
收起密信之后,李恪收敛起脸上的笑意,目光如炬地望向辛撩儿。
辛撩儿和唐俊悟不知道燕王殿下刚才看到了什么,让一直心事重重的他,又焕发出如此振奋的神采。
但在听到李恪的问话后,还是立马恭敬地朝着李恪拱手行礼道。
“殿下,关于天气的问题,末将正想着趁今日休整的时候,找您汇报一下这个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说话间,他指了指不远处的天空中,出现的一簇簇钩状云,继续说道。
“殿下,我们草原上有句老话,叫“天上钩钩云,地上雪淋淋。意思就是说,当天空中出现这种钩状的云彩时,很快就要下大雪了。”
“并且,你看,像今天这样晴朗的天气,在我们行军的路途上,没有那些牧民放牧也就算了,可那些天生地养的野狼、黄羊,饿了一整个冬天,居然一只也没有看见。”
听到辛撩儿的话,李恪这才回想起这确实有些不对劲。
因为在前些天,他们的行军途中,比今日这样恶劣得多的天气,都能撞见觅食的狼群与仓皇奔逃的黄羊。
见到李恪听完他的话之后,就有些怔怔发神,还以为,是自己的话不足以取信李恪。
又急忙翻身下马,从地上抓起一把枯草抛向空中,朝着李恪继续解释道。
"殿下,你再看这草屑飘落的方向,西北风已经开始增强。以末将的经验,最迟明日午时过后,必有一场暴风雪!"
辛撩儿的这句话说完,李恪也适时的回过神来,他眼中精光一闪,继续追问道。
"这场风雪能持续多久?"
"至少三日!"
辛撩儿斩钉截铁地说,"并且,这场雪还不会小。草原上的老人管这叫'白毛风',能见度不足十步,就连最熟悉地形的牧人都会迷失方向。"
一听到这句话,一旁的唐俊悟闻言脸色骤变,在他看来,李恪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当即劝谏道。
"殿下,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中行军,实在太过危险,我们是不是应该提前寻找到一个地方扎营避雪?"
却见李恪微微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目光穿过漫天飞絮望向西北方的阴山。
“越是危险,越是机会。”
李恪突然拔剑出鞘,剑锋在夕阳下泛着寒光。
"突厥人绝不会想到我们会在这种天气发动突袭!小二,把雪影喂好,再拿纸笔来,我要通知袁先生,就按他的计划行事!"
来福连忙从战马的马鞍旁,取出炭笔书递给李恪。
李恪接过炭笔,在丝绢上龙飞凤舞地写下军令。
雪影嫌弃地避开其他人的手,却乖巧地落在李恪肩头,等待李恪将密信系在腿上。
小二来福没有办法,只好拿出肉干,眼神幽怨地看着雪影,这畜生刚才还嫌他喂的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