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搬去了舅舅家,住得不远,只是我忙着工作,已经很久没去看她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带着铁盒去了舅舅家。外婆正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晒太阳,看见我们来,急忙起身,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孩子跑过去,把铁盒举到外婆面前:“太外婆,这是妈妈的百宝箱,里面有好多故事,您要不要听?”
外婆接过铁盒,手指轻轻摩挲着锈迹斑斑的盒盖,眼眶慢慢红了。“这盒子,还是你外公当年给你买的呢。”她的声音有些沙哑,“那年你五岁,非要一个装‘宝贝’的盒子,你外公跑了三家商店才买到这个,回来时汗都湿透了衣服。”
我这才知道,原来铁盒不是外婆随便买的。小时候我只知道喜欢,却从没想过外公为了这个盒子跑了多少路。外婆翻开铁盒,拿起那束干菊花,轻轻叹了口气:“这花,是你十二岁那年采的吧?那天你回来时裤脚全湿了,说是上山采花时摔进了小溪,我给你换衣服时,发现你手里还紧紧攥着这束花,说要给我泡茶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孩子听得入了迷,拉着外婆的手要听更多故事。外婆便坐在藤椅上,从铁盒里的每一样东西讲起:那颗蓝色弹珠,是我第一次考双百时她奖励我的;那张成绩单,她一直贴在冰箱上,逢人就夸我懂事;就连那张画着小房子的纸,她都用塑料膜封了起来,放在抽屉最里面。
“后来你爸妈接你去城里上学,你把铁盒落在了窗台上。”外婆看着铁盒,像是在看很久以前的时光,“我每天都给它擦灰尘,想着等你回来拿,没想到一放就是这么多年。”
孩子突然站起来,跑到阳台角落,翻出舅舅家的一个空饼干盒,又找来彩笔,在盒子上画起了画。他画了外婆、我,还有他自己,画了老窗台和野菊花,最后在盒盖上写了“新百宝箱”三个字。“太外婆,以后这个盒子就用来装我们的故事,我要把今天的事也记下来,等我长大,讲给我的宝宝听。”
外婆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头:“好,好,我们的宝贝长大了,也懂得藏故事了。”
那天下午,我们陪着外婆坐在阳台上,晒着太阳,聊着铁盒里的往事。孩子把外婆讲的故事,一条一条记在新的饼干盒里,还把那颗蓝色弹珠放进了新盒子,说要让它继续“装星星”。临走时,外婆把那束干菊花小心地放进新盒子里:“这花虽然干了,但香味还在,就像我们的故事,不管过多久,都不会忘。”
回家的路上,孩子捧着新的百宝箱,坐在车里叽叽喳喳地说:“妈妈,原来旧东西里藏着这么多温暖的事,以后我们也要把每天的事都记下来,装满这个盒子。”我点点头,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忽然觉得,时光就像一个大大的百宝箱,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经过岁月的沉淀,都会变成最珍贵的回忆。
从那以后,孩子每天都会往新百宝箱里放东西:一片秋天的枫叶,一张画着笑脸的纸条,一颗捡来的鹅卵石,甚至是他掉的第一颗乳牙。每次放东西时,他都会认真地告诉我:“妈妈,这是今天的故事,等太外婆下次来,我讲给她听。”
有次周末,我们又去看外婆,孩子把新百宝箱里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给外婆讲每样东西背后的故事:“这颗鹅卵石是在公园捡的,它的形状像小鸭子;这片枫叶是上周落的,我把它夹在书里,现在变成红色的了;这颗牙齿是爸爸帮我拔的,我没哭,因为太外婆说勇敢的孩子能长出新牙齿。”
外婆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补充几句:“是啊,我们的宝贝就是勇敢,就像妈妈小时候一样,摔倒了也不哭。”说着,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小的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我小时候掉的乳牙,用红线系着,旁边还放着一张纸条,写着“囡囡的第一颗牙,1995年秋”。
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