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天时参军董馥(1 / 2)

见龙定鼎 神哥废柴 2041 字 10天前

他们驰骋疆场多年,自以为见多识广,但眼前这场战争的打法却是前所未见。尤其是单于踏顿,心中更是涌起一股强烈的挫败感,他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真的配得上“单于”这个称号吗?或许,以往那些所谓的胜利只不过是侥幸罢了……

乌桓原本隶属于东胡众多部落之中的一支。时光倒流至公元前三世纪末期,当时强大无比的匈奴一举攻破了东胡。

在此之后,乌桓被迫迁徙到了乌桓山,又名乌丸山,并以此山名作为他们的族号。乌桓人大致活跃于西拉木伦河两岸以及归喇里河西南部一带地域。之后由于实力悬殊,他们不得不臣服于匈奴,成为匈奴的附属势力。

而在这一时期,匈奴单于每年都会向乌桓强行征收大量的牲畜和珍贵的皮革等物资。

如果乌桓人不能按时交齐这些贡品,那么匈奴就会毫不留情地没收他们的妻子儿女,将其贬为低贱的奴婢。这种残酷的剥削让乌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汉武帝于公元前 140 年即位并一直统治到公元前 87 年在这段时间内。

西汉王朝开始对匈奴发起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猛烈反击。其中尤为重要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 119 年,也就是西汉武帝元狩四年。

那一年,汉军势如破竹,大破匈奴军队,成功地将匈奴驱逐出了漠南地区。这场伟大胜利不仅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也使得乌桓看到了摆脱匈奴控制的希望。

于是,乌桓选择向汉朝称臣归附。汉朝欣然接受了他们的归顺,并将乌桓族群向南迁移安置在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这五个郡的塞外区域,让他们在这里放牧居住。

同时,汉朝还特意设置了“护乌桓校尉”这一官职,赋予其手持符节监督管理乌桓各个部落的权力,确保乌桓不会再与匈奴暗中勾结往来。从此,乌桓与汉朝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并共同抵御着来自北方的威胁。

之后到了新朝年间,王莽登上了皇位执掌政权。这位新帝行事果断,他强硬地颁布命令,要求乌桓从此不再向匈奴交纳皮布税。

这一举措可惹恼了匈奴人,他们向来靠着这笔税收获取丰厚的利益呢!于是,匈奴人开始大肆劫掠乌桓的人口和牲畜,给乌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然而,王莽并未就此罢休。他竟然驱赶乌桓去攻打匈奴,并且将乌桓人的妻子儿女扣作人质,还以残酷的杀戮来威逼他们就范。面对如此绝境,乌桓无奈之下只好投降了匈奴。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了建武二十五年(公元 49 年)。此时局势已然发生变化,辽西地区的乌桓部落中有位名叫郝旦的大人物,率领着九百二十二名部众前来归降大汉王朝。

他们献上了众多的奴隶婢女、牛群马队以及珍贵的虎豹皮毛、貂皮等物品作为贡品,表示对大汉的忠心归附。

汉朝皇帝见此情形龙颜大悦,当即册封乌桓部落中的首领和重要人物共计八十一人分别封为王侯或者君长,并允许他们向内迁徙。

这些乌桓人最终得以在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上谷、代、雁门、太原、朔方这十个郡县的边塞之内定居下来,从事畜牧生产活动。

自公元前 119 年起直至如今,时光匆匆流逝,乌桓人归附汉室已然过去了悠悠三百余载岁月。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深受汉文化熏陶浸染的乌桓人逐渐掌握了农耕与畜牧之术,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地投身于后续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之中。

然而,尽管已归顺大汉长达三个多世纪之久,这些乌桓族人却始终未能过上真正安宁平稳的日子。而今,身为乌桓首领的踏顿耳闻了关于武州的种种传奇故事,内心深处对那种平静祥和的生活充满了无限向往之情。

话说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