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褒斜岐山路难行(2 / 3)

楚兵 一代神坑 1703 字 1个月前

他们也不怕。

歪树上,武卫军大将吃了一口荷叶糯饭,注意力集中在了舆图兵力分布,

山风吹拂,翠林如海,百鸟偶尔鸣叫,

这陇右大山里,隔着十几里,也许就能藏下数万大军。

这几仗其实打的不错,赵军初来硖石道,

对山地战不熟悉,还用过去建安军那一套老兵备。

殊不知,那些东西,都太笨重了。

武卫大将军余建山奉命入蜀作战,在这两年时间里,军队不可避免的进行了变革。

其中,余丰这支五千的优秀山地军,就是蜀中战场的产物。

群山作战,讲究的是出其不意,能在山中拥有强大行军能力,才是上策。

精锐山地兵,就好比山林战中的骑兵。

余丰的部队,拥有强大的机动能力,几乎可以出现在赵军右扶风一带,目前任何靠山的军事据点。

这次它打击了赵军数个目标,三岔镇、东沙镇、车辙,甚至陈仓楚军都去过。

其实在陇右一带,赵军是处于战场天然劣势的。

楚军拥有汉中,可以出各种山道,随意袭扰赵国。

而赵军只能被动防御各个据点,用兵多,消耗多,还收效甚微。

自古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那肯定是很难的。

余丰这次袭击的军事据点,都远离汉中郡,已经在天水郡北山一带了,

再往东走,就到凤翔郡,算是进入了关中平原。

楚军如此嚣张,可见对山地作战,已经把赵军欺负成什么样了。

山战不同于北方大兵团,讲究的是少量精锐,神出鬼没。

三千精锐兵马,二千后勤兵卒,足以应对各种局部战场的突发事件。

且他们攀爬能力强,攻击赵军据点,都是偷偷摸上去。

十六营的将领,虽然带了一万多赵军来,且有一个旅的主力军。

但散开在整个陇右大山中,那又算什么?余丰想打他就打他。

只是,盛名之下,岂有虚士。

东沙镇一战,赵将刘承玄逮住了他们,

几番交手,余丰付出一些代价后,才撤离了战场。

藤盾、钩枪、短刀、弓箭,对上十六营的大盾重甲、长矛强弩,那是真的打不了。

“行了,你们几个别吹牛了。”余丰休息小片刻后,冷面寒眼,带着一军主将之威,怒喝道,

“赶紧的,趁着赵军还没转变过来,多打几场胜仗。过段时间,咱们又得防守了。”

-------------------

硖石道。

三岔镇小城。

赵军伤兵营里,到处是医护兵在乱窜。

十六营带着一万郡兵初来,几乎什么都没准备。

当然,也有赵军关中大胜,普遍看低楚军的意思。

没想到这会,几十个大营房里,伤兵人满为患。

十六营旅官,大胖子刘承玄面色难看,

他在弥漫着刺鼻药味的房间里,给几个弟兄上伤药。

可奇怪的是,别的床铺都是伤兵哀嚎不止,

刘承玄这里,兵卒就是痛死,也咬牙一声不吭。

他们那种眼神,仿佛在乞求,

刘旅官赶紧走吧,此人上药就像跟给野兽上药一样,完全是过去老兽医统领张马的手艺。

“哎,杜阴他们几个呢?追余丰去了,怎么还没回来。”

屋门口,拿着长矛,一身青底黑甲,赵军兵卒无奈的靠着门主,咽了咽口水,支支吾吾的道,

“他说他要去报仇,要兵卒回来报信,点一千兵马给他,别让楚军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