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甚好。”轩辕点点头,转身引路,走向屋后那处小土坡,“‘灵枢引’之基,在于‘感’与‘引’。感天地之气,引自然之力,化育自身,调和内外。非是掠夺,而是共鸣;非是强求,而是顺应。”
他一边走,一边用最朴素的语言阐述着看似玄奥的道理。蔡斌凝神倾听,不敢遗漏一字,同时悄悄按下了藏在骨片项链里的超微型录音设备开关——我tm怎么可能记得住,那我不早就上清北了,一会誊抄一遍。
来到坡顶,面对东方那喷薄欲出的朝阳,轩辕缓缓摆出一个古朴的站姿,双臂微张,仿佛要拥抱整个天地。“看仔细了,感受我周身气息的变化,而非仅仅动作。”
蔡斌屏住呼吸,瞪大了眼睛。凭借着天地灵气的运用经验,在他的感知中,轩辕的身形似乎微微模糊了一下,紧接着,周围空气中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能量粒子,仿佛受到了无形力场的牵引,开始极其缓慢、却坚定不移地向轩辕汇聚。不是狂风骤雨般的吞噬,而是溪流归海般的自然交融。阳光照射在他身上,似乎也被某种力量过滤,析出缕缕淡金色的辉光,融入他的呼吸。脚下的泥土,旁边的青草,都仿佛在与他进行着无声的能量交换。
这就是“灵枢引”!与那种霸道掠夺截然不同的、与自然共生的能量运用方式!蔡斌心中震撼,同时大脑飞速运转,试图用现代物理学的概念去理解、去记忆这种能量流动模式——场?共振?微观粒子定向迁移?
轩辕保持着这个状态约有一刻钟,然后缓缓收势,周遭的能量流动也随之平复。他看向蔡斌,眼中带着询问:“小友,可能感受到些许不同?”
蔡斌回过神来,连忙点头,斟酌着用词:“感觉……首领您好像……和这片天地融为了一体,阳光、土地、草木……它们的力量,似乎在主动流向您?” 他不敢说得太科学,只能尽量描述感受。
轩辕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更深的探究:“悟性果然不凡。能感受到‘流向’,已超越多数初习者。看来小友的部落,亦有亲近自然之法。” 他顺势问道,“却不知,在你们北方,对于天地之气的运用,可有其他见解?或者说,对于像蚩尤那般,强行抽取天地之气以为己用的行径,有何看法?”
来了!战略暗示的机会!蔡斌心念电转,按照国贤局的指导,开始“转述传说”:“我们部落古老的传说里提到,那种依赖外物、强行抽取力量的方式,虽然一时强大,但如同饮鸩止渴——就是渴得不行了喝毒药水解渴。被抽取的地方会变得‘贫瘠’,力量本身也像是无根之火,燃烧得越旺,熄灭得越快。传说还提到……这样的敌人,往往有一个或多个‘力量的核心’,就像是……储存火种的陶罐,或者……凝聚水汽的深潭。找到这些核心,或许就能找到制胜的关键。”他小心翼翼地避免使用“能量节点”、“储存装置”等现代词汇。
轩辕听得极其认真,眼神越来越亮。蔡斌的话,与他正在推演的“绝灵”之策高度吻合,甚至提供了“力量核心”这一更具体的概念!这绝不是一个普通北方部落能有的见识,莫非真是那些长生者派来的使徒,他们又要干预了吗?
“力量的核心……储存火种的陶罐……”轩辕喃喃自语,若有所思,“此言大善!与吾等所思,不谋而合。”他看向蔡斌的目光,少了一丝审视,多了一分真正的重视,“看来,小友带来的,不仅是求助之声,更有破敌之智啊。”
蔡斌心中稍定,看来这步棋走对了。他趁热打铁,准备开始完成文化考察的KPI:“首领,您刚才说的‘共鸣’与‘顺应’,让我想起我们部落老人常说的……做事要符合‘天道’,也就是天地运行的规律。不知在您看来,这‘天道’究竟是什么?部落的治理,又该如何遵循‘天道’呢?” 他抛出了钱老关心的哲学问题。
轩辕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