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都是真迹(2 / 2)

过,经过数十年的开采,原来的南玉开采点资源消耗殆尽,有点可惜。

别看信宜还有大量的玉器加工作坊,有很多玉器店。然而,那些玉好多都不是南玉,而是其他地方的玉石运过去那边加工,借南玉的名头。

五楼的东西少很多,目测只有一两百件,都是小物件。在古玩分类上,属于杂项。

其中,最出彩的无疑是一只三彩角形杯。

三彩角形杯整体呈角形状,敞口,口为椭圆形,杯身向上弯曲成弧形,周身饰以卷草纹,动物的头像向后反身,头部朝向尾部,口中衔一花枝,搭于杯沿,连接动物头部与角杯口部,形成一个拿握角杯的把手。

“我怎么看,这三彩角形杯跟河南博物馆的那件那么相似呢?”沈世杰忍不住说道。

梁浩然哈哈一笑:“像吧?在古墓里的时候,其实是一对。”

“不是吧?”沈世杰真无话可说。

就真是“故宫一件,我一件呗”?

这以后还怎么解释。

“我家这个三彩角形杯是盗墓贼盗出来的,最后落在我家,跟博物馆的那个又有点不一样。”梁浩然坦白道。

楚健了解,这种杯式其实是国外传进来的。

西方曾流行一款类型差不多的杯子,叫做“来通”。来通的头部都有兽头,在兽头部位有流,用来饮酒的时候,酒从其下端的孔中泻出。

唐朝时期,来通传入中国,给唐朝的工匠们带来了新的灵感:他们将角形杯做成华丽的唐三彩制品,并巧妙地将实用性和观赏性融为一体。

同时,他们既吸收当时流行的西方器物的特点,又尊重了传统饮酒的习惯。

哪怕是外国人,也都有不少人了解,大唐以其鼎盛、开放、包容的特性,吸引了四方各族、各国前来学习和交流,所以唐代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

唐朝在国外是个很出名的朝代。

远的不说,像大唐周围的国家,谁不知道大唐的威名呀?没少往大唐派遣留学生,造就了一大批的“海归”。

于是,就有了现在看到的三彩角形杯。

楚健开口道:“梁哥,你家这件三彩角形杯比博物馆的那件要好,价值更高。”

这才是更扎心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