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过往轶事(2 / 3)

良缘姐妹情 落日清风 2852 字 2022-01-15

想我秦晋林一生光明磊落,从没有做过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你为什么如此对待我?纵然我有什么错处,你尽管处罚我好了,你为什么要如此对待我的两个女儿?让我们秦家蒙受如此的奇耻大辱!我纵是死了,也无颜去见地下的先人了!……”

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可太大了。他是一个封建传统观念十分强烈的人,爱惜自己家的声誉胜过爱惜自己的生命。他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家中竟然出现了这种让他一辈子蒙“羞”的丑”事。他自信自己这一辈子从没有做过对不起党,对不起祖宗的事情。面对此情此景,他不由得陷入到痛苦的回忆之中了……

秦父出生在河南商丘市中,一个没落小商贩家庭。他的家庭是早在他的父亲,还是小孩的时候,从他的祖辈时起,便在他们当地开了一家小小的档铺,靠贩卖金银珠宝、手饰之类为生。

就在秦父三岁的那一年,一场持续了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爆发了。

由于国民党采取了消极抗战的政策,结果在抗日战场上是节节溃败。日军沿路烧杀抢掠,大肆屠杀中国军民。

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国民党当局竟然丧心病狂地,炸毁了郑州花园口附近的黄河大堤,造成了几十难民,无家可归的悲惨景象。

从此以后,河南山东等地一片荒废。难民们纷纷弃家带口,涌往全国各地。造成了千里荒天人烟的悲惨景象。

然而,尽管是这样,此举却并未阻止住日军的进攻。不久之后,上海、南京等地,却依然相继沦陷了。日本帝国主义沿路烧杀抢掠,犯下了灭绝人圜的滔天罪行。

为了躲辟日寇的杀戳和逃荒。山东、河南等地的几十万难民,便纷纷弃家带口,涌进了关内。

秦父的父母就是在那一年的秋天,带着年仅三岁的他,以及他的两个姐姐。随着难民营,涌到了关内,来到了陕西。后来经过一番碾转之后,便来到了此地。从此以后,便在此地落户了。

由于受生活所迫,他从小便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他先后跟着父亲,挑着河南的担子,走街窜巷的做过生意,当过童工,下过煤窑,打过短工,尝尽了人间的艰难困苦。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他才进入了如今秦玉凡所在的工作单位。

他初进该单位的时候,该单位还是一个仅有几十个工人,属于公私合营的小企业。那个时候,也不叫如今的这个单位名称。

后来,该单位才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了。逐渐发展到现在,拥有固定资产超过伍仟多万元,拥有职工人数达四仟多名员工,在a市目前,可算是数一数二的国营大企业单住。

就在秦父进了该单位的几年以后,一场史无前例的“十年内乱”爆发了。他所在的单位,和全国所有的单位一样,都陷入到了一场巨大的红色风暴之中了。单位里当时分成了两派,整日里以夺权、造反,为主要任务。整日里批这斗那,搞的单位里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单位里的生产停滞不前。

不久之后,该单位里主要领导人,便因派系之争的原因,关的关了,撤的撤了。一时间,便成了群龙无首了。

过了几个月以后,单位上便逼迫停止了生产。

面对着日益严竣的形势,秦父不顾“造反派”重重阻挠,毅然临危受命。在当时正在挨着批判的,老厂长的委派下,带领着十几个工人,不顾“造反派”的重重阻拦,坚持生产了。

看到他如此不识相的举动之后,“造反派”们终于恼羞成怒了,他们一面冲进了厂房,破坏生产。一面便罗织了几条罪名,把他关押了起来。从此以后,他便受尽了种种折磨。

就在那一年的冬天,他的妻子,正好生下了,大女儿秦玉凡。

由于秦父当时正被关在了牛棚。因此,他的妻子只好一面照顾着,还没有出满月的女儿,一面又要给关押着的丈夫送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