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生死存亡之秋(3 / 4)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4622 字 3个月前

,是因为运河的便利,如果在这里跟吐蕃人打仗,方重勇能打到吐蕃人困死饿死,打十年他都打得起。

但是在关中甚至是陇右作战,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光有粮食不行,还得将其送到前线才行!就算路上人吃马嚼的不慌缺粮,也得有足够的人力去运粮,而不会影响春耕与秋收啊!

这些事情就是考验一个政权的综合实力,如木桶理论,最短的那个板,才是最要命的!

“把流民组织起来,把各地监牢里的囚徒组织起来,把大户家里的家丁都组织起来运粮!

一切为了打赢吐蕃人!没有法令就制定新法!乡里乡间的各种闲散人员,都抓起来编练组织起来!不要让人力闲下来!”

方重勇大手一挥,不想再听刘晏辩解。

“得令,下官一定办好。”

刘晏叉手行礼说道,没有再扯那些客观理由了。

方重勇的脾气是明摆着的,他要做的事情,一定会推进到底,除非你能说服他改变主意。

现在刘晏当然找不到不出兵对付吐蕃的理由。眼前这会,砸锅卖铁也要出兵。要不然等吐蕃军横扫关中,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候估计都要打汴州保卫战了!

“你们各自去准备吧,待本官禀明天子后,即刻出兵关中,不用再等李宝臣和李抱玉他们的意见了。

等我们到了关中,不愿意归顺的,直接杀,不用讲什么道理。”

方重勇冷着脸说道。

吐蕃人这次雄心勃勃,显然不是小打小闹的。历史上他们就做成了,然后大唐西面边陲百年不得安宁。

如果历史重演,也不会比那一次好多少。

在这个大前提面前,不管是李宝臣还是李抱玉,全都不够看。他们的想法不重要,不肯团结起来一起对抗吐蕃人,那就是吐蕃人的帮凶。

直接灭了便是!

方重勇从来不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跟别人做PY交易。

众人散去之后,王彦舒留了下来,只是面色有些尴尬。和刚才那些朝廷重臣们说的事情相比,如何处置凉州安氏,反倒是不那么重要了。

一句话,面对国家大义,这些都要靠边站。

王彦舒不由得感慨,方重勇确实有他自己的难处。如何处置凉州安氏,关系到抗击吐蕃的大局,方重勇不可能为了报仇,就把边疆军民的生死不当回事。

“姐夫,真要出兵关中了么?这好日子还没过几年呢……”

王彦舒叹息道。

汴州朝廷的蒸蒸日上,哪怕他在亳州,也是有感受的。所谓潜龙勿用,不能在还没有完全壮大的时候就直接出去浪啊!

他内心是觉得应该暂时忍一忍的。

“你说的某也知道。

只不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朝廷要变成天下人的朝廷,就要为天下人扛起这份责任。

你当做是立国之战也可以,反正逃是没办法逃的。”

方重勇轻轻摆手。

他看到王彦舒似乎没什么话要说了,于是点点头继续道:“让你担任汴梁城皇宫的统领,看起来官职变小了,权力却大了许多。现在看还没什么,将来你就知道了,这是在提前布局。”

方重勇微笑解释道。

王彦舒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他当然知道方重勇的能耐,却也隐隐感觉到了局面的诡谲与复杂。

方重勇的敌人只有吐蕃人么?那显然不是,至少李琦,将来也可能会成为一个“障碍”。

这些麻烦,都在时刻考验一个权臣的手腕与能力。

“你阿姊心情不好,你多劝劝她。

好多事情,我也是身不由己。要说仇恨,始作俑者是李隆基,难道我入关中后,把他的坟刨了么?”

方重勇反问道。

王彦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