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连累兄长……”
月光洒在戏台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唱腔在院子里回荡,满是对京剧的热爱,对未来的期待。老戏台仿佛也活了过来,静静地听着这对年轻人的歌声,见证着京剧传承的新希望。
清晨六点的坤伶社,巷口的老槐树还沾着露水,就被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唤醒。纪录片剧组的工作人员扛着摄像机、提着灯光设备,鱼贯走进院子,为首的陈明搓着手呵出白气,嗓门洪亮:“都动作轻点儿!别吵醒老戏迷,咱们先把灯光架起来——小王,你去把练功房的镜子擦干净,等会儿拍叶萌压腿,反光得透亮才行!”
叶萌刚洗漱完,穿着一身月白色的练功服走出房间,就见黎延蹲在戏台边,帮工作人员调整反光板的角度。他穿着浅灰色的连帽卫衣,帽檐压得低,露出的侧脸在晨光里显得格外柔和,指尖捏着反光板的边缘,反复比对光线:“再往左边挪两厘米,这样能把她的身段线条拍得更顺。”
“黎哥对叶小姐也太上心了!”负责摄像的小郑笑着打趣,“昨天拍顺戏的片段,你眼神里的戏比专业演员还足,陈导都夸你是‘最佳搭戏工具人’呢!”
黎延耳尖微微发烫,刚要开口,就见叶萌走过来,手里端着两杯温豆浆:“别贫了,先喝口热的暖暖身子。今天要拍一整天,别冻着。”她把一杯豆浆递到黎延手里,又转向小郑,“辛苦你们这么早过来,老张头在厨房煮了茶叶蛋,等会儿大家垫垫肚子。”
小郑眼睛一亮:“那可太谢谢叶小姐了!陈导总说咱们拍非遗得‘接地气’,这茶叶蛋就是最地道的烟火气啊!”
说话间,李大爷带着几个老戏迷扛着竹扫帚走进来,为首的王婶手里还提着一篮子刚蒸好的馒头:“萌萌,我们来给你们搭把手!戏台前的落叶我扫,你们专心拍戏——这馒头是我凌晨三点起锅蒸的,就怕你们拍得晚了饿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