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长吁短叹的命令三品带刀统领,让他带领五百人,去保护王妃离开。到乡下去,等这次祸乱平息后,再行回宫。 他多么的想要去见上一见这个他深爱着的王妃。但是他不敢,他没有勇气去。他叫太监去拿了一罐酒来,也不要下酒的菜,而是直接将这一罐酒倒进喉咙,然后就倒了下去。 诸葛大藏带领六万大军,从京城出发,跟着远方的比尔歌勒王室大军的后面,一路遥遥的追来。 数天之后,坠马关遥遥在望。而比尔歌勒的三十万大军也才刚刚进入坠马关。可以说是前脚进,他们后脚就跟着到了。 这一路上,诸葛大藏没有要求赶路,只是按正常速度就行了。但还是差一点就赶了个脚跟脚。 本来人数越多,行进速度就越慢,这是正常的事情。不过,这比尔歌勒的数十万大军行进速度实在太慢。就是蚂蚁都爬得比他们要快一点。 诸葛大藏命令先安营扎寨。然后就与清秀及其他人一起,到坠马关详细的观察起来。 坠马关,原名飞石关。后来比尔名将在一次与雪国的交战中坠下马来。比尔哥勒的国王为了纪念这名将军,才将关名改为坠马关的。 但是这坠马关的名字却有些不吉利,一共有三名守关将领曾在这里坠落马下。一名将领还重伤致死。一度曾有许多的大臣希望能将这关名改回来。但是国王却以这是先王的谕旨,不宜更改为由,而拒绝更改。 现在国王也逃到了坠马关。他一进入坠马关,便命人严密封锁,不许进,也不许出。 跟随国王进城的有三十余万人,城里本身有五万人,而这段时间,从其他各地逃过来的败军、溃兵,也有五六万人。这一下,城里就拥有四十万大军了。 这个时候,国王又有些膨胀了。四十万大军,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现在的国王,满脑子想的是要与敌人决一死战。毕竟,敌人只有六万人,而且全是骑兵。骑兵用来冲锋陷阵还是可以的,但是用来攻城,却是鸡肋的一个兵种。 诸葛大藏一见敌人的动态,便明白了敌人的想法。他微微一笑,他们想要决一死战,那也需要他们敢放马过来才行啊。若是不敢放马过来,仅仅是缩在城里,怎么决一死战? 诸葛大藏观察着坠马关。坠马关是与雪国相邻的第一大关,为边境之城,自然城高墙厚。当然与京城是没法相比的。 坠马关因与雪国相邻,且时常与雪国发生战争,所以这座城墙有些奇怪,在面临雪国的那一面,另建了四座箭楼,比正常城墙要高出三丈。而城墙的厚度也较这三面要厚实超过一丈。这本来是应对雪国那边的战争的,但是此时,却变得不伦不类了。 诸葛大藏只有六万骑兵,单是人数上,就不可能对坠马关进行合围,而骑兵也不可能发动攻城之战。这就有点考验人了。就算用图乃的轰天雷炸塌一方城墙,城内四十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真要与六万人硬碰硬的话,那鹿死谁手,还真未知呢? 所以这一战,要摧心。只有把人心搞得崩溃了,就好办了。要想把这几十万大军的军心弄得崩溃,说难也不难,可说不难,却又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