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很多人围过来。一个年轻的姑娘拿起一双芳芳绣了花的布鞋说:“这双布鞋好漂亮啊,多少钱?”
芳芳笑着说:“姐姐,这双布鞋三块钱,你看这绣花,都是我一针一线绣上去的呢。”
姑娘爱不释手地说:“真的很精美,那我要了。”
在集市上,我们的竹筐和布鞋都卖得很好。芳芳开心地说:“婶子,今天真是大丰收啊。”
我也笑着说:“是啊,芳芳,多亏有你啊。”
回到家后,我们开始商量着如何进一步扩大副业的规模。芳芳说:“婶子,我觉得我们可以把竹筐和布鞋送到更远的地方去卖,比如县城。县城里的人更多,需求也更大。”
大强说:“芳芳,这个主意是不错,但是我们怎么把东西送到县城去呢?我们家也没有车啊。”
芳芳想了想说:“大强叔,我们可以找村里有牛车的人家,给他们一点钱,让他们帮忙把东西运到县城去。”
大家都觉得芳芳的这个主意可行。于是,我们开始按照这个计划准备起来。
然而,在准备把货物运往县城的时候,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我们发现现有的竹筐和布鞋数量还不够多,如果要运到县城去卖,需要更多的货物。
芳芳说:“婶子,我们可以让村里其他的妇女也来帮忙做。我们可以给她们工钱,这样既能增加产量,又能让村里的妇女们也赚点钱。”
我点了点头说:“芳芳,这个主意好。不过这需要好好组织一下。”
于是,芳芳主动承担起了组织村里妇女做竹筐和布鞋的任务。她挨家挨户地去和村里的妇女们商量,把我们的想法告诉她们。
村里的妇女们听了都很感兴趣,纷纷表示愿意加入。在芳芳的组织下,大家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编竹筐,有的负责做布鞋,有的负责绣花。
随着产量的增加,我们终于准备好了足够的货物运往县城。那天,村里的牛车装满了竹筐和布鞋,缓缓地向县城驶去。
芳芳坐在牛车上,眼睛里充满了期待。她对大强说:“大强叔,我相信这次我们一定能赚很多钱。”
大强笑着说:“芳芳,希望如此啊。”
到了县城,我们找了一个热闹的集市摆起了摊。县城里的人果然比镇上的人更多,而且对我们的竹筐和布鞋也很感兴趣。
“这些竹筐看起来很结实啊,怎么卖的?”一个大叔问道。
大强说:“大叔,这个竹筐两块钱一个。”
大叔说:“行,给我拿两个。”
就这样,我们的货物在县城里卖得非常顺利。芳芳在县城里还发现了一些新的商机。
她看到县城里有很多人喜欢一些新颖的小饰品,就对我说:“婶子,我们可以在竹筐或者布鞋上加上一些小饰品,这样会更受欢迎的。”
我觉得芳芳的想法很好,说:“芳芳,你这个想法很新颖,我们回去可以试试。”
在县城里卖完货物后,我们收获颇丰。回到家后,我们按照之前的约定给村里的妇女们发了工钱。村里的妇女们都很高兴,纷纷感谢我们。
芳芳的分担让我们家的副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她不仅在生产上分担了很多工作,还在销售和创新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然而,随着家里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村里有个叫李二嫂的女人,看到我们家赚了钱,心里很不平衡。
有一天,她在村里到处散播谣言,说芳芳在我们家不安好心,说芳芳是为了贪图我们家的钱才留下来的。
芳芳听到这些谣言后,很伤心。她跑到我面前说:“婶子,我没有,我真的只是想帮忙。”
我安慰她说:“芳芳,你别听那些人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