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老八路,亲手撕过小鬼子的,但是曲军不太相信,老八路都是县团级以上的大干部,怎么可能在十七中传达室当个临时工。
(注:“三八式干部”指的是1937年到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资历仅次于老红军。)
挂号信是《少年文学》杂志社寄来的,撕开厚实的牛皮纸信封,首先看到一张汇款单,汇款金额人民币肆佰伍拾元正。
很好,稿费寄来了,不是退稿信。
就是钱有点少,低于曲军的预期,《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全书15万字,稿费只有450元,折合千字3元。
“450元,这么大一笔钱是咋回事?”周大爷目光警惕。
“啊……是稿费,我翻译了一篇小说,在杂志上发表了。”曲军微微一愣,他已经有意无意的避着周大爷,怎么还被看到汇款单上的金额,老爷子难道是侦察兵出身?
“英语翻译还是俄语翻译?”周大爷居然没有露怯,一开口就是内行话,而且知道现在的学生要么学英语,要么学俄语。
“日语翻译,rb人写的儿童读物……这个事能不能帮我保密啊,不想闹得沸沸扬扬的。”曲军突然有点心虚,周大爷如果真是爱憎分明的抗日老兵,会不会当场翻脸?
还好,周大爷没有什么过激反应,还对曲军微微一笑,脸上伤疤抽动,令人不寒而栗:“你不用担心,赶紧回教室去吧,我要打铃了。”
曲军讪讪走人。
周大爷专心致志的盯着小闹钟,指针走到7点10分零秒的一瞬间,准时按下早自习的电铃按钮,然后出门上楼来到英语教研室,找到班主任蒋国秀:“蒋老师,有个情况我跟你反映一下……”
挂号信里除了汇款单,还有一本样刊,一封责任编辑苏力莉的亲笔信。
信写的很客气,一口一个“曲军老师”,苏力莉没有想到曲军竟然是个复读生,把他当成十七中的老师了,信的开头就是一通猛夸,对“曲军老师”的翻译水平赞不绝口,极为推崇,对他的选材眼光也非常敬佩,顺便表扬了一下原著作者吉田足日。
苏力莉在信里告诉曲军,《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杂志社的领导已经拍板,从下期杂志开始连载,分成6到8期全文发表,不做删节,稿费450元一次性支付。
文字翻译的稿费并不是固定的,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标准。
一般来说,小语种的稿费比常见的大语种贵。
学术书籍和专业技术文章比文学翻译贵。
文学翻译中,诗歌比小说贵,小说比儿童文学贵。
另外,译者的咖位也是决定稿费高低的重要因素,法语翻译界的泰斗傅雷可以拿到10元/20元每千字的稿费,曲军这样的萌新小透明只能拿到千字3元的白菜价。
(傅雷于1966年去世,但是改革开放以前的物价非常非常稳定,六十年代的稿费标准和八十年代初期差不多。)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因素,千字3元的稿费还是太低了,苏力莉在信里再三解释和道歉,并且告诉曲军一个小道消息,如果读者反馈良好,《少年文学》杂志社会发行《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的单行本,另有一笔稿费。
稿费的事情说完,苏力莉顺理成章的询问“曲军老师”,有没有开始第二部翻译作品,如果选材尚未确定,《少年文学》杂志社可以帮忙推荐……
其实就是约稿,中日关系正在蜜月期,大把的书籍文献找不到翻译,“曲军老师”的翻译水平这么高,《少年文学》一时用不上,也可以介绍给兄弟单位。
信的结尾部分,还有一些意义不大的客套话,比如邀请“曲军老师”去京城《少年文学》杂志社作客,曲军直接选择无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