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了。
手里的饭碗变得沉重无比。
热力学定律?口腔黏膜感受器?
我低头看了看那条可怜的、被捅了一“刀”的鱼,它身上那个小小的探孔,像一只嘲讽的眼睛望着我。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餐厅里静得可怕,只有墙上挂钟的秒针在“咔哒、咔哒”地走着,像在为我们父子俩这诡异的对峙敲着边鼓。
我眼睁睁看着那条原本披着黄金甲、热气腾腾的炸鱼,表面的油光逐渐黯淡,那诱人的“滋滋”声彻底消失,曾经挺拔酥脆的边缘,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速度,变得疲软、驯顺。
它不再是一条生机勃勃的炸鱼了,它变成了一具……等待解剖的冰冷标本。
我老婆,孩子他妈,端着汤从厨房出来,看到这一幕,习以为常地撇撇嘴,对我做了个“随他去”的口型,又缩回去了。
显然,她早已放弃了治疗……
度秒如年。
终于,懿哥再次拿起了温度计。
“当前核心温度,65.5摄氏度。”
再等。
“当前核心温度,65.3摄氏度。”
又等。
“目标温度,65.2摄氏度,达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他庄严地宣布,如同宣布一座火箭发射成功。
然后,他终于,终于,放下了所有工具,拿起了……筷子。
我的心脏,随着他那双普通木筷的拿起,提到了嗓子眼。
他夹起一小块鱼腹肉,那块肉看起来已经有些松垮。
他放入口中,闭上眼睛,细细咀嚼,面部肌肉调动,似乎在分析着极其复杂的信号。
“嗯……”他发出一个悠长的鼻音。
我屏住呼吸。
“初始口感,外皮因冷却时间稍长,失去了部分脆性,略有韧感。但内部鱼肉汁水锁存度良好,约在百分之七十八点五。咸度适中,胡椒的辛香在体温作用下缓慢释放,与鱼肉本身的鲜甜形成层次感。回味略有甘甜,证明食材新鲜度上乘。总体评价……”
他睁开眼,看向我,露出了一个满意的、属于十多岁男孩的笑容:“爸,好吃。”
就这?!就这“好吃”两个字?!你折腾了十分钟,用上了游标卡尺和温度计,就得出这么个朴实无华的结论?!
我差点一口老血喷在餐桌上。
他看着我的表情,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补充道:“不过,如果下次能精准控温在65.2摄氏度,同时将油炸时间缩短1.5秒,以减少外壳的油脂吸附量,风味结构应该能更趋近完美。”
我放下饭碗,默默地站起身,走到阳台,夜风吹拂着我凌乱的头发。
我点了一支烟(虽然戒了很久,但此刻需要仪式感),深深地吸了一口,望向楼下万家灯火。
我想象着,别的家庭里,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妈妈做的红烧肉,爸爸夹来的鸡腿,可能为了争一块排骨而打架……
而我家,我儿子,为了一条炸鱼,动用了游标卡尺和温度计,进行了一场长达十分钟的、充满公式与数据的朝圣。
身后传来懿哥乖巧的声音:“爸,你不吃吗?鱼真的很好吃。就是有点凉了。”
我望着夜空,努力不让泪水滑落。儿子,爸不是嫌鱼凉,爸是心里凉啊。
但是……能怎么办呢?我掐灭烟头,转身走回餐厅,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吃,爸这就吃。那个……儿子,下次咱吃红烧肉的时候,能不用PH试纸测酱汁的酸碱度吗?”
懿哥歪着头,认真地思考了一下:“可以考虑使用便携式酸度计,数据更精准。”
“……”
我认命地坐了下来,夹起一块